华韵国学网»国学论坛 › 古文运动 › 现代汉语 › 究竟如何“平”天下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站内全文
返回列表
查看: 4234|回復: 0
[汉语词典]
究竟如何“平”天下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當前離線
積分17871
電梯直達
樓主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07-10-25 16:11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来源: 解放日报 儒家认为只有完成了以下八道人生工序的人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成功,这八道工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七道工序的意思没有什么争议,但何为“平天下”,很多人都存在误解。
问题出在“平天下”的“平”字身上,后人望文生义地认为,“平天下”就是平定天下,用赫赫武功荡平狼烟,靠威武之师扫平敌寇……总之,“平”总是和武力联系在一起的,总是和沙场联系在一起的。但这是误解。
“平天下”的意思是“使天下平定”,但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实现天下平定这一伟大理想呢?儒家给出他们理解的方式:“修身及家,平均天下。”这是《礼记・乐记》中的话。“平”即无上下之偏,“均”即无远近之异,“平均天下”即是让上下各安其分,对华夏与四夷一视同仁,很显然,从方法论的意义上看,“平天下”之“平”更接近于一种治国之道,它的基本诉求就是无上下远近之异。各安其分,各就其位,于是天下太平,天下大治。很显然,“平天下”和武力无缘,和战功无缘。
所以,“平天下”才是儒家的最高人生理想,它也因此被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而排在了最后。“平天下”理想如不能实现,前七道工序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平天下”规定着前七道程序的走向,因此,对于“平天下”的理解不允许有任何偏差。当“平天下”之“平”被理解成“荡平”、“扫平”之时,这种直接诉求于“武功”的“平天下”理想,必然要求前七道工序能与之配套,从“格物”开始,整个走向需要全部调整,以满足最后靠武功“平天下”的目的。这样的理解,最终必将彻底颠覆儒家的理想。
因此,对于“平天下”必须有正确的理解,才能真正理解儒家理想,才能真正做好儒家所说的八件事。
天下, 如何, 平定, 人才
0
收藏0
分享
文集0
相關帖子
• 哀忧劳惧危,为政当知之
• 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对你好不好,要依此『九虑』
• 天下并不缺乏贤才,只看求和不求
• 要『料才核能』地任用人才
• 古人把人才分为三个等级
• 看鲍叔牙如何慧眼识贤
• 古人怎样选用身边的人?
• 刘向【说苑】卷6复恩诗解3周流天下介子推隐而不受禄不贪天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