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绘元世祖像
绢本设色 长59.4cm、宽4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兴盛于明朝
明初洪武二年朝廷在景德镇正式设立“陶厂”,建文四年(1402年)更名为“御器厂”。而御窑厂的正式创立为明代乃至清代整个中国陶瓷艺术奠定基石。这一时期青花瓷明显呈现出一种由元代青花向典型明代青花瓷过渡的特征。所用青料经分析化验,主要还是进口青料为主,不过因烧成技术所限,故多发色灰暗,亦有釉面肥润,青花深沉之作。永乐、宣德青花则彻底摆脱元代和洪武时期青花瓷的风格,,开启了明清青花瓷发展的新篇章。
永乐、宣德青花器既有中式传统造型,亦有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源自或模仿西亚、北非地区的陶、铜、金、银、玻璃等材质的器物造型。因所用苏麻离青料高铁低锰的特性,多发色浓艳,积料处往往有铁褐色经济物质文化结晶斑。
明永乐青花留白暗刻海水龙纹大盘(塞伦森龙盘)局部
直径:40cm
宣德朝所用青料有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和国产青料两种,有单独使用和组合使用等多种情况,呈色或浓艳厚重或深浅相间。此外,宣德 时期的官窑瓷器的书写规范也已确立,明清以后的皇家窑瓷器都沿袭了这一风俗。
成化皇帝本人的艺术素养颇高,而且御窑厂的工艺水平和管理制度愈发成熟完备,供御品的遴选制度极为严格苛刻。
此时,青花瓷“胎釉也精,高穆浑雅,具有奇妙”,成化早期采用进口青色,发色浓重浑厚,近似于宣德晚期青花。中后期选择产自江西乐平陂塘的极优质国产青料平等青,纹饰淡雅沉静,疏朗有致。成化曾经对瓷器烧制要求非常严格,不惜代价,是明代青花瓷的又一次审美高峰。
弘治青花依然选用“平等青”料,发色浅淡,纹饰纤弱细腻。正德皇帝崇慕伊斯兰文化并信奉佛道,故官窑瓷器喜用阿拉伯文字和道教吉祥图案做装饰。除了继续使用同样的绿色材料外,新采用的材料来自江西省的“狮子绿”材料,头发颜色为灰蓝色。中后期又使用极为昂贵的进口“回青”料。据《洞见天外乘》载:“归清者出国,正德时得之于云南大荡镇……知可烧窑器,效果极佳。”
明弘治青花内壬字云纹外龙纹盘
直径:21.8cm
“大明弘治年制”款
鼎盛于清朝
嘉靖皇帝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五年,史称“嘉靖新政”,后期宠信严嵩,笃信道教,长期不朝。嘉靖瓷主要可以流传以青花为主,造型形式多样,家具烧制需要大量,烧制技术难度大。因选用钴料不同,嘉靖青花发色不一,使用国产钴料者,发色蓝中泛灰。典型嘉靖青花使用回青,成本极高,色料昂贵,仅限宫廷严格使用,所出青花发色浓艳泛紫。
万历朝长达四十八年,早期仍沿用回青料,发色与典型嘉靖、隆庆时期青花颇似。与此同时,万里乡的钴被统称为“浙彩”,因此该省的青花瓷头发在晚年变得更蓝,颜色远没有以前的朝代那么鲜艳。明末清初过渡期至康熙年间采用优质的云南珠明料,此时国产料的成色与烧造技术日益成熟。
明万历仿宣窑青花外莲瓣纹内缠枝花卉纹碗
D:20.5cm
“大明万历年制”款
嘉靖、万历时期青花,青花发色浓翠泛紫,恰与永、宣二朝青花器相类,故不乏有众多仿前朝永、宣青花风格器物在官仿官器物上出现。这一特殊品种现象,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瓷器造型、纹饰和绘图技法的多样性。
清代三代皇帝尤其对于喜爱古代历史文物,所以可以烧制古代文化文物在清代宫廷中非常广泛流行,青花古瓷也不例外。因为用的是云南产的珍珠料,所以在作画的时候用了点染的手法,赶上了苏牧马丽青的铁锈斑效果。还有一些仿炉,灵感来源于明代,但绘画上有明显的区别,有清代官窑的神韵,体现了两个朝代的审美差异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仿永乐大盘
现代青花
现代青花艺术,是在吸收和借鉴传统青花艺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观念而产生的。是把传统艺术观念与现代艺术思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一种新型青花表现艺术。它将陶瓷装饰设计与现代陶艺创作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通过现代陶瓷艺术语言表达,把传统青花艺术的精髓运用到新时代的创作中。
现代青花艺术虽然从传统青花艺术中衍生过来,但它与传统青花艺术仍存在着巨大差异。现代青花艺术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态,既有别于以往传统模式,又体现着文化的传承,是当今社会艺术家们对传统青花艺术的推动。
现代青花艺术的探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青花艺术的创作开始呈现出带有现代艺术特征的作品,景德镇也涌现出一批以传承青花为首要任务的大师,其中以曹细毛、徐国琴、涂杏花为代表,将中国青花带向了世界。
正是因为这样一些大师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使青花更复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也摆脱了人们对青花瓷器的刻板印象,藏瓷更是要收藏有名气、有工艺、有创造力的名师之作,现代青花工艺更加考究,颜色更加浓郁,老师们的创造手法也不局限与传统青花创作,自此便摆脱了传统束缚,创造出更适合时代潮流的青花作品。
总的来说青花瓷始于唐朝,兴盛于清朝,青花作为中国四大名瓷之一,在瓷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清朝深受各朝皇帝的喜爱,到达近代则以曹细毛、涂杏花、徐国琴为代表的青花领域名师!
由此可见青花作为皇家御用之物彰显了其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现如今青花也走近现代生活的角角落落,此次把青花的发展再此为各位讲解清楚,随后也将会讲解各类瓷器知识,敬请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